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專欄部落格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其實,你心裡受傷了?四個方法,讓你不再害怕失敗
Jul 10th 2014, 09:59, by 蓋.溫奇

情緒性「感冒」不處理,當心惡化成心理「肺炎」

任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遇過上千次失敗,未來人生裡,還有更多類似的經驗等著我們。失敗是如此稀鬆平常,所以區別你我的不是失敗,而是我們因應失敗的方式。當我們觀察比一般人更常面臨失敗的嬰幼兒時,那種差異特別明顯。嘗試、失敗、再嘗試,是嬰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幸好,嬰幼兒通常都很固執堅定,否則我們永遠也學不會走路、說話,或是任何事情。不過,他們因應失敗的方式也因人而異,而且差異極大。

想像4名嬰幼兒玩弄相同的小丑箱。為了打開箱子,讓裡面的可愛玩具熊彈出來,他們需要把箱子旁的一個大按鈕滑向左邊。他們知道那個按鈕是關鍵,但滑動按鈕是個複雜的技巧。一號小孩拉動按鈕,箱子不動,她又猛力按壓按鈕,箱子滾了出去,她把手伸向前,但還是碰不到箱子,於是轉身開始玩起自己的尿布。2號小孩玩弄按鈕一陣子後,發現箱子都沒動靜,他往後退,瞪著那箱子,下唇顫動,不再進一步嘗試。3號小孩試圖用蠻力扳開箱子的頂部,接著拉動按鈕,還是沒動靜,她不氣餒,繼續嘗試,10分鐘後,她成功了!她滑動按鈕,上面的彈簧彈開,小熊吱一聲彈了出來,她開心地尖叫,把小熊塞回箱子裡,重試一次。4號小孩看到3號小孩打開箱子,脹紅了臉,以拳頭搥打他的箱子,哭了起來。

成年後遇到失敗時,我們的反應也很類似。失敗可能讓我們覺得目標遙不可及,讓我們太快放棄(像1號小孩看到箱子滾開後的反應)。有些人失敗後太過喪志,畏縮起來,變得被動無助(像2號小孩那樣放棄)。有些人失敗後繼續嘗試,直到成功為止(像3號小孩)。有些人失敗後壓力太大,非常在意,無法冷靜思考(像4號小孩那樣哭了起來)。

有些人對失敗能處理得很好,但多數人拙於因應。失敗總是令人難過失望,但只要我們坦然面對,知道下次該如何改變作法,堅持追求目標,失敗也可以是教育與成長的經驗。只不過,就像我們日常遭受的許多心理創傷一樣,忽略失敗帶來的傷痛,可能會讓情況更加惡化,甚至急轉直下。 

心理創傷徵狀

失敗就像情緒得了感冒,我們都碰過,都覺得不好受。感冒後,當我們改變活動(休息、喝熱飲、穿暖一點兒),通常都會復原。但如果我們對感冒置之不理,病情可能會惡化,甚至併發肺炎。我們遇到失敗時,也面臨同樣風險,但極少人知道心理上也需要採取類似休息、喝熱飲、穿暖一點兒的作法。所以,很多人因失敗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傷害,嚴重時對我們情感的傷害,可能遠大於原始事件的影響。

失敗會造成三種心理創傷,需要適時採用情緒急救方。失敗破壞我們的自尊,讓我們對自己的技巧和能力,做出錯誤與扭曲的評斷,消磨我們的信心、動機和樂觀,讓我們感到困頓無助。失敗也可能引發無意識的壓力和恐懼,導致我們在無意間,破壞了未來的努力成果。

當失敗的事特別重要或有特殊意義時,置之不理可能會衍生其他心理併發症,例如羞愧、無助,甚至是憂鬱症。所以,原本只是小小的情緒性感冒這種單一失敗事件,可能會演變成心理性的肺炎,破壞整體的身心運作及心理健康。

1.自尊縮小:目標似乎變大了

很久以前就有棒球選手說過,他們在擊出安打時,球在他們眼中看起來的確變大了,所以比較好擊中。當然,在他們揮棒落空時,也說球看起來似乎縮小了。

心理學家決定以一般人和足球來測試上述現象。他們要求受測者從10碼線射門,每個人可踢10次。在踢球前,所有受測者都以類似的方式,來估算球門的寬度和高度。結果踢球之後,只踢進不到兩次、任務失敗的人,估算的球門窄了百分之十;任務成功的人,估算的球門寬了百分之十。由此看來,棒球選手的說法確有其事。失敗可能讓我們覺得目標更難達成,看起來比之前更遙不可及。

不夠聰明、沒有魅力、能力不足、技巧不夠、略遜一籌,這些失敗帶來的感覺會大大衝擊我們的信心,也影響未來努力的結果。例如,大學生期中考考砸時,可能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課程太難,因此對期末考更擔心,更沒信心。有些學生可能因此埋首苦讀,加倍努力,有些學生可能嚇壞了,開始懷疑自己某一科會不會過關。    

但如果那次考砸的期中考,剛好也是他上大學的第一次考試呢?如果他不是只把那門課當作挑戰,而是把整個大學課程都視為更大的挑戰呢?由於他不知道期中考考砸,已扭曲了他的觀點,讓他覺得大學課程比實際還難,可能會因此太早做出不當的決定。其實,很多大一學生就是因為這種理由而休學。

失敗對我們自尊心的影響可能更大。很多人在面對失敗時,對自己的性格與能力做出負面的結論,當下他們可能覺得很合理,即使那樣做對自己毫無益處。很多人面對失敗時,會想著或說出自暴自棄的話,例如:「我真窩囊。」「我什麼都做不好。」「我就是不夠聰明。」「我真白癡。」「我真是丟人現眼。」「我輸得活該。」「像我這樣的人沒什麼前途。」「哪個腦袋正常的人會想雇用我/和我約會?」之類的自我貶抑。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hh3ol6f0uz1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